計數器
目前線上人數:1
總瀏覽人數:32576
※運動有哪些好處呢? |
幫助消耗熱量,減輕體重。 提高基本代謝率(Basal Metabolic Rate),避免身體因基本代謝率降低而肥胖。 強化肌肉,減少腰酸背痛。 降低食慾。 促進心肺功能,使您更加健康。 加強骨質密度,減低患骨質蔬鬆症的機會。 增加高密度脂蛋白,減低患心臟病的機會。 降低血壓。 增強免疫能力,減少疾病。 舒展身心,減低工作帶來的沉重壓力。 運動能有效對抗抑鬱,令您更開朗。 |
※運動與減肥 |
運動亦可增加基本新陳代謝率,每次運動後,我們的基本新陳代謝率也可以持 續升高達15小時之久。基本新陳代謝率是指當你躺在床上時,能夠維持身體器 官基本功能運作所需要的能量。因此,做運動可增加你日常活動所消耗的熱量。 運動有助抑制你的胃口。 運動能對抗抑鬱,因為做運動能促進腦部分泌出一種令人感覺暢快的荷爾蒙。 雖然台灣人生活緊張繁忙,多姿多采,但這並不等於做運動。運動能燃燒脂肪、 減輕壓力及對抗抑鬱,有益健康。 |
※運動時間的長短 |
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做運動一定要持之以恆,否則一旦停下來的話,身體的新陳代謝率減慢,人又會很容易胖回來。所以,別視運動為一種減肥工具,索性把運動養成一種日常的生活習慣吧! |
※何謂有氧運動 |
|
※散步快又多,健康跟著走 |
美國衛生局建議民眾每週儘可能地在每天撥出30分鐘,來做如快步走等的適度運動。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研究人員指出,在美國,民眾於閒暇之餘最常做的運動便是散步。 一份針對7600位密西根成年人的電話訪問結果發現,有五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散步是他們閒暇之餘唯一的運動。就老人與女人來說,散步是唯一運動的情形特別常見。 調查發現,雖然有超過四分之三以散步為唯一運動者,真的遵行每次散步至少30分鐘的建議,但只有三分之一每週至少散步四次,另四分之一的步行速度達到快走的標準。 研究發現,僅有6%以散步為唯一運動的民眾真的達到了公定的健康標準─也就是說,每次散步至少持續30分鐘,一個星期至少散步四次以上。 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官員總結表示:「就以散步為運動的多數民眾來說,倘若他們可以更有規律地散步,或許再加快些速度,便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好處。」 他們認為公眾健康政策應多鼓勵成年人勤散步,因為民眾一旦儘可能地每週撥出多些天數來做30至45分鐘散步運動的話,那麼這些運動才能真正地為民眾帶來健康。 |
※柔軟度的觀念 |
熱身運動的作用範圍則是全面性的,例如:加速呼吸和循環系統之功能,或是促進荷爾蒙的分泌等,主要目的在提高參與運動之肌群的溫度。 通常進行一項運動時的程序是「熱身運動→伸展運動→主要活動→伸展運動→整理活動」。 因為在熱身運動後,人體體溫升高,肌肉收縮和舒張變快,血管壁阻力減少,肌黏滯力降低,在此狀況下,關節活動範圍增加,此時再施以伸展運動,便容易拉長肌肉肌腱,而柔軟度便能慢慢地隨之增加。 所謂「柔軟度」,即可以做屈、轉、彎、扭體,而不使姿勢破壞的能力。在身體結構上,限制柔軟度的因素有:骨骼、肌肉、韌帶、肌腱和其他結締組織、皮膚,雖然柔軟度有這些阻力限制,但卻是可以藉運動來加以提高。 柔軟度不但對某些運動技巧之執行相當重要,而且根據物理醫學及復健方面臨床研究顯示,它對於一個人的健康和體能也是相當重要的,如柔軟性運動有助於解除經痛、一般的神經緊張以及下背疼痛。 對運動員而言,如果身體能維持良好的柔軟度,可使運動時更具效率,增加身體的協調,減少傷害發生,也能降低因肌肉緊張所帶來的疲勞與痠痛。 此外,柔軟度也可作為人體老化程度的一種指標,柔軟度愈好,代表身體狀況愈好;反之,柔軟度愈差,代表身體狀況愈差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