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住民資源中心

:::
:::

族群特色-風俗習慣

鄒族的社會組織以父系氏族構成,而定居在一個固定地區的地域團體,其中心部落稱為大社hosa ,為最先形成的聚居單位,以會所kuba為組織中心。但後來因為耕地的擴展,自大社移民到新開拓地,建立殖民部落即為小社denohiu。部落以長老會議為首,長老會議中最大氏族的長老為頭目,是部落會議的召集人,一切重要部落事務皆由部落會議來通過決定。部落會議 的執行命令則由各氏族之族來執行


制度:由於是採取共有共享的制度,所以"部落公法"就是很重要的依據。在光復之後,鄒族的民間組織有了新的發展,如農會、儲蓄互助會、社區發展理事會、阿里山家庭服務計劃區、合作農場等,不過皆與外來宗教的傳入有關。


族群語言


鄒族在早期的文獻稱為曹族,分為三個語言群:阿里山群(鄒語),四社群(沙阿魯阿語)和簡仔霧群(卡那布語)


信仰祭儀

播種祭:鄒族的生活祭儀中,排在一年之使的是播種祭,也就是說鄒族人以播種小米的祭儀來迎接一年的到來。

 

小米收穫祭:在鄒族傳統的生活中,小米是主要的作物,也是最重要的糧食。因此,鄒族的一年,就開始於小米的播種,終於小米的收成。可以說,最重要的生活祭儀都是圍繞著小米的生長而開展的,從播種祭、除草祭、到收穫祭、入倉祭,儀式繁複而嚴謹,卻也顯示著鄒族對小米的重視。

 

凱旋祭:Mayasvi──戰祭,可說是阿里山鄒族最廣為人知的年度祭典。它同時複合了多項祭儀,內涵十分豐富,有著祈求征戰勝利與加強部落團結的深意。在鄒族傳統中,長老們會在每年的小米收穫祭之後,視當年部落族人的出草結果、部落會所(Kuba)是否需要修建、以及部落裡是否發生重大變故、災厄等狀況,而擇期舉行。

 

鄒族宗教信仰

就像許多重視神祇的民族,鄒族不論農作、出征、狩獵、建築等事項,都藉由祭祀活動祈求天神的降幅解厄助成其事。依類別大略可分栗作祭儀、稻作祭儀、敵首祭、狩獵祭以及對各處山川神祇的祭拜。


音樂特色

(1)祭典歌謠   (2)傳統非祭儀性歌謠  (3)改編歌謠   (4)時下創作歌謠   (5)教會聖歌

:::
慈惠醫管理專科學校 - 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
電話08-8647367分機168
聯絡人:謝子惠 助理 聯絡方式:0968332263
地址 : (92641)屏東縣南州鄉三民路367號(東港鎮三西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