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住民資源中心

:::
:::

族群特色

(一) 海陸兼具的產業文化:

邵族的居住地雖然不靠海,但因為世居於日月潭畔,所以發展出海陸兼具的產業文化,而漁產也是邵族人重要的食材來源。邵族的生產方式主要為捕魚、打獵和山田燒墾,漁業在邵族的重要性僅次於農墾業,其漁獵的方法相當多,如「浮嶼誘魚法」、「魚筌誘魚法」、「毒魚」、「網魚」、「罩魚」......等,都足以顯示邵族漁業的發達。


(二) 與觀光業息息相關


由於水力的開發迫使邵族遷徙及放棄耕地,再加上交通進步後,促使日月潭成為國際聞名的觀光勝地......等原因,造成邵族在生產方式上不得不從傳統轉而仰賴觀光業。雖然日月潭大部分的觀光業仍被漢人所掌握,多數邵族人僅以幫傭和打零工為主,但無論如何,由於日月潭和邵族的緊密關係,邵族文化早已因商業化和觀光化的包裝,成為邵族人生活的一部分了。

 

(三) 邵族盛名的「湖上杵歌」


邵族最為外人所熟知的莫過於「杵歌」了,而如今也發展成專業的表演歌舞藝術,並列入日月潭的八景之一、世界的38首著名民歌之中。「杵歌」包含「杵聲(杵音)」和「歌舞」兩部分;以杵擊石,發出叮叮咚咚聲即是「杵音」,再加上敲擊動作與樸素的歌聲,就形成「杵歌」了。「杵歌」多由邵族婦女所演奏,由於節奏強烈,因此為多數人所喜愛。


(四) 特殊的交通工具 --- 獨木舟


獨木舟是少邵族特殊的交通工具,是將整支樹幹挖空製成的,邵族人稱為Ruiza,據說是邵族祖先受潭中的猴子所啟發。獨木舟對邵族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,無論在潭中載人、捕魚、運貨都非常方便、適宜。

 

 


信仰祭儀

邵族人傳統的重要祭儀除了祖靈祭外,可分為農耕祭儀和漁獵祭。農耕祭儀包括有播種祭、除草祭、收割祭、豐年祭等等;漁獵祭則有狩獵祭和拜鰻祭。


飲食特色


「奇力魚」,邵語稱為kiluat。奇力魚與邵族人的關係,就像飛魚與達悟族的關係一樣密切,牠們是邵族人重要的食物來源,邵族人主要以鹽漬方式料理,「鹽漬奇力魚」是邵族的傳統名菜。

 

風俗習慣


出生
   

邵族婦女懷孕時有許多禁忌,例如不能坐於地上、不能參加別人的喪葬儀式、家人甚至是鄰居都不能動土挖地。而古代的邵族人則把雙胞胎當畸形生育看待,有將嬰兒以破布包捆悶死的習慣。
  孩子生下後,以竹片割斷臍帶,再將臍帶和胞衣用竹皮包裹,由丈夫埋到戶外菜園中。而嬰兒則用冷水洗滌,用破布擦淨全身,再用舊布包裹,第二天並舉行出門禮,以布或葉子包紮門檻上的泥粉,拍打嬰兒身體。另外,產婦在生產後的兩小時內,需喝下家人煮的生薑湯,以滋補產後的虛弱。


成年禮


  邵族男子在十八至五十歲都要接受水戰訓練,成年禮也是在模擬水戰的戰鼓聲中進行的。
  在豐年祭的第一天一早,男子攜武器齊聚長老家,由長老一一撫摸手掌,並大聲宣告敵人名字,然後沾粟酒點在男子額頭及武器上,表示不忘前仇。接著,男子分成兩隊,各乘一隻大船,在日月潭上模擬激烈的水戰,連打七天後,這些剛成年的男子便正式成為部落成員。

 


婚禮

邵族的婚姻雖也多由媒人撮合,但比起其他台灣原住民族,已算是比較自由的。邵族與大部分台灣高山族相同,多行聘物婚,但在儀式中含有類似掠奪的打架儀式,由兩家親戚互毆,打得越兇,代表關係越緊密,整個過程非常熱鬧。而今日邵族的婚事多與一般漢人相同。

喪禮


邵族的喪禮由首領和先生媽共同處理,死者家屬必須在家人死後的第二天清晨四點,於家中祭拜。從前邵族人多行「甕葬」,先將死者的四肢彎成蹲踞狀,用繩子綁好,再在放入缸中下葬。

 
 
 
 
:::
慈惠醫管理專科學校 - 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
電話08-8647367分機168
聯絡人:謝子惠 助理 聯絡方式:0968332263
地址 : (92641)屏東縣南州鄉三民路367號(東港鎮三西和)